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业内资讯 > 正文
调控下的房产中介怎么走(二)
·作者: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8-03-20 00:00  ·浏览次数:9421次
   [主持人] 诸位都是房地产中介的领军人物,经过一番洗牌之后,对自身发展更有好处。现在制约房地产中介发展的大瓶颈是什么?

    [嘉宾陈同顺] 概括起来说是两个方面:,就北京而言,房地产中介行业由于北京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发育还没有达到人们理想和期望的那种程度。十多年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结构,应该说主打产品或者商品还是增量房的市场,中介服务大多数仍然在住房的二级市场里搞经营。虽然在座的一些中介公司兼而有之,但是从北京市现在有资质,政府主管部门的数据是2600多个,如果加上工商部门发的营业执照,大概超过3000家。但是北京的住房市场还不够大,这就使发展本身受到了制约。

    [嘉宾陈同顺] 第二,房地产中介行业在国家立法方面还不够完善。比如中介行业的准入到底应该是什么标准,要不要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在我们记忆当中,现在中介机构入市的门槛和十多年前是一样的。从整个行业的队伍、人才素质、入市的门槛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还有一段路要走。之所以出现了一些中介机构卷款逃逸的事情,那我们的法怎么去制裁?如果没有规定,主管部门就很难处置。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则不完善,对于那些不规范行为的制约就比较软弱了。

    [嘉宾陈同顺] 因此,要想搞好北京中介行业健康的发展,一方面,政府的主管部门应该抓紧完善法律法规,使这个行业行为有所遵循。第二,期望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实施,使北京的住房二级市场再进一步的发育和发展,给这些中介机构有更多的表演和活动的舞台。第三,中介行业自身,特别是我们的带头人,应该高瞻远瞩,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有前瞻性分析和判断北京住房二级市场的未来,从而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队伍,提升自己员工的素质,为迎接北京住房二级市场更大的发展和到来做好前期准备。

    [嘉宾陈同顺] 迟早有一天,北京的房产市场是以住房二级市场作为主打商品来扭转,当然它包括房屋的租赁。但是这样一个时期,我想不会太久。所以凡是有致力于中介服务的机构应该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一方面提高素质,一方面打造品牌,向国际化靠拢。我想到那个时候,北京的房地产中介市场将会出现崭新的面貌,这个行业在人们群众当中的形象和声誉会大为改观。

    [嘉宾陈同顺] 我粗略做了一个统计,只有一两个数据可以对比。一个就是申报的材料加在一起,这30多家会员拥有的分支机构已经700余家,如果拿700余家和有资质的2600相比,已经占了四分之一了。这30多家里拥有从业人员7500人,北京市整个如果是3万多人的话,也占了四分之一。这7000多人已经有经纪人证书的大约是2000人,和北京市已经有了证的人比,已经有了一定的比重。

    [嘉宾陈同顺] 但是遗憾的是,2004年这些会员的经营额、纳税额占2600家的多少?因为这个数没有,所以就没法对比。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全市这么多中介机构,每月是否有一个经营的月报,如果2000多家公司都能汇总,这就能知道。但是国家并没有规定中介公司每月向谁谁谁报这个。而一级市场房地产开发公司,每月都是有月报的。在北京这几年出现一些现象,翻开报纸看到,二手房是否在近一段又回转了?谁在说?不是一个权威的部门在讲,而是全靠在座的,我爱我家谁谁谁说,二手房近一段上升了。但是没有一个权威的、总的数,这也是中介机构向前发展,更好的研究市场需要建立的一种制度。

    [嘉宾陈同顺] 在座的诸位,评为一级的单位,你们率先把这些数据向协会汇拢一下,这样协会俯视这个行业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对会员也是一个信息的把握。第三,我非常想促成每位会员就像走亲戚一样,今后多往来、多交流,同行要互相促进,不要各自为战。我们既然是一家人,就要真正做到一家人那样一种形态。总而言之,努力去做。
CopyRight(©) 上海中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上海:021-58360856 北京:010-53150138 信箱:zjsskk@163.com 房管家全国五星服务 投诉热线:021-58353210
沪ICP备10000772号